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驻地旧址
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驻地旧址位于阳下镇北西亭漈头村钱塘溪畔陈氏祠堂和漈阳书院。
漈头村是革命基点村,是革命烈士陈炳奎的故乡。1941年四五月间,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的部署,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把隐蔽在海上伪和平救国军中的干部和武装人员全部撤回,组建了3支抗日游击队。第1支是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第8中队,由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陈金来组建领导,队部设在陈氏祠堂。第8中队以这里为据点,四处打击日本侵略者。7月,游击队转移长乐参加抗日斗争。在陈金来带领下,第8中队在长乐琅尾港击毙田中岛中佐等日本官兵42人,是当时闻名华东地区的琅尾港伏击战。
抗战胜利后,祠堂又成为中共地下游击队议事之所,中共闽中地方组织的领导人都曾集中在这里,共商义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祠堂又成为群众--的场所。现作为该村的老人活动中心。
1995年,经乡亲自愿集资,按原貌修葺了古祠。陈氏祠堂、漈阳书院与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近在咫尺,相互呼应,环境优美。祠堂大厅里悬挂“浩气长存”的木质牌匾,是为纪念陈炳奎、陈振先、陈金来三位烈士而立的。
陈氏祠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937年重建;漈阳书院系陈氏祠堂的附属部分。祠堂和书院建筑面积共520平方米,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来源: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福州市)
阳下街道:阳下街道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著名侨乡,又是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洪宽工业村及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所在地。 北与闽候、长乐两市县为界,东与南岭镇接壤,西隔可洛溪与音西街道对峙,南与融城市区毗邻。境内三面群山屏立,南口接音西平原,口小腹大,呈畚箕形。北有青炎山脉,西有虎尾山脉,东部有十排山脉,北高南低,呈梯阶式逐渐向南倾斜。省道福长公路、市道清荣…… 阳下街道详细信息++